沪上一小区没钱修电梯,一查账惊呆:60万元被物业私吞!

Connor okex交易所app 2025-07-21 2 0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钱追回来了,现在电梯换新计划终于能落地!”提起去年那笔失而复得的60余万元小区公共收益,沪上某小区居民李阿姨至今难掩欣慰。近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的一起“某物业服务企业侵占物业公共收益案”被评为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十大案例”。

一线攻坚,啃下“硬骨头”

2024年1月,一则“电梯老化待修却没钱”的居民诉求,让某小区公共收益管理问题浮出水面。江宁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第一时间响应——两小时内抵达现场核查,三天内固定初步证据,一周内启动专项审计。

沪上一小区没钱修电梯,一查账惊呆:60万元被物业私吞!

“物业说有口头约定,业委会却称未履行业主大会程序。”参与执法的江宁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回忆,面对8年收支账目的“糊涂账”,他们联合第三方审计机构逐笔核对,最终锁定某物业公司违规分成60余万元的事实。考虑到新旧法规衔接问题,街道严格按“从旧兼从轻”原则裁量,在责令全额退款后,对2019年新规实施后的侵占部分依法处罚8万余元。

“街道能快速突破,离不开区城管执法局提前铺就的‘执法路基’。”江宁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坦言,从前期的法规培训到案件会商时的专业指导,区城管执法局的“后盾”作用贯穿始终。

统筹指导,筑牢“制度堤坝”

“基层执法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要做的是搭好框架、备好工具。”静安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就在全市率先推出区局与街镇的案件会商联审模式,还与区法院、检察院等建立挂职交流、案件共商机制。这些机制在公共收益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协调区司法局开展3次法制审核,联动区房管局调出历年物业合同,指导街道规范审计流程,让每一步执法都经得起检验。

在长期实践中,静安区城管执法局总结形成“执法标准化+办案数字化+协作常态化”的治理框架。例如,通过“多格合一”平台,实现问题早发现、快处置的闭环管理。“就像给基层执法队配备了‘导航系统’,既不会跑偏,也能避开障碍。”一位参与办案的执法队员说。

来源:新闻晨报

评论